梦想高飞!残奥会,一部人类与命运抗争的史诗

时间:2021-03-05 18:45 来源: 综合整理 编辑:阿朵

  随着时间迈入3月,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已不足5个月。在疫情阴影下,东京奥运会的前景再一次引发了全世界关注。而与之命运息息相关的东京残奥会,一些具体的举办细节仍然尚待敲定。

资料图:2020年东京奥运会以及残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举办地。

资料图:2020年东京奥运会以及残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举办地。

  与此同时,北京冬奥会以及冬残奥会的脚步也越来越近。3月4日是北京冬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赛事的筹备工作正稳步有序进行。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在接受采访时充满期待地说,北京冬残奥会必将给世界带来惊喜。

  实际上,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之上,也不乏精彩表现和传奇故事。

  近些年来,残疾人体育运动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不幸但格外坚强的群体。不过,很多人对于残奥会的理解,只停留在了“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概念本身。实际上其背后隐藏的故事,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令人振奋。

  古德曼医生

  1948年,距离二战结束已经过去了三年多,但战争的创伤却远没有平复。

  曼德维尔是英国白金汉郡的一个小村庄,在这里有着国立脊髓损伤中心,一些二战中受伤的士兵在这里疗养。他们之中,很多都在战场上伤及脊椎,下半生要与轮椅为伴。

资料图: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左)及残奥会吉祥物曼德维尔。

资料图: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左)及残奥会吉祥物曼德维尔。

  古德曼医生是这里的主任,他出生于德国,亲眼见证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古德曼察觉,不仅仅需要救治这些人的伤病,还需要让他们能够重回社会,“体育”便是一个好的途径。

  当地时间1948年7月29日,伦敦奥运会正式揭幕,全世界的目光汇聚在奥运健儿身上。而同一天,数十公里以外的曼德维尔,斯托克-曼德维尔残疾人体育比赛举办,当时有16名坐在轮椅上的伤残士兵参加,这便是残奥会的灵感来源。

  1960年,在罗马奥运会结束两周后,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名残疾运动员来到罗马,参加了第九届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而这届运动会后来也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第一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德曼医生被后世称为“残奥会之父”。

2012年8月28日,“残奥会之父”路·古德曼的女儿伊·勒夫勒在仪式上讲话。当晚,伦敦残奥会圣火点燃仪式和火炬传递在残奥运动的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举行。新华社记者侯俊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2012年8月28日,“残奥会之父”路·古德曼的女儿伊·勒夫勒在仪式上讲话。当晚,伦敦残奥会圣火点燃仪式和火炬传递在残奥运动的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举行。新华社记者侯俊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时间来到1980年,这一年夏季奥运会在莫斯科举办。然而,当时的苏联方面对于残奥会的反应并不积极。最终,荷兰通过荷兰残疾人体育协会申办成功,并于1980年在阿纳姆举办了那一次的残奥会。

  这一年早些时候,古德曼医生不幸逝世。古德曼医生的女儿伊-勒夫勒在接受采访时曾回忆,父亲生前为患者的康复耗尽全部心力,她甚至认为父亲在那时离世未必是一件坏事。

  有些东西变了,但有些依然没变

  在阿纳姆残奥会开幕式上,所有人为古德曼医生默哀一分钟。伊-勒夫勒出席了开幕式,在她旁边是一位患有严重脑瘫的运动员。这位运动员不能说话,面前有一块板子,他指着板子上的字母艰难地拼出一句话:“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同年举办的那届奥运会,却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一抹灰色的回忆。如果说残奥会体现的,是运动员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全人类对于和平的向往,那与之对比,更受重视的奥运会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走向分裂,不得不说是一种另类的讽刺。

文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