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讲述中美“乒乓外交”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亲历者讲述中美“乒乓外交”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潘洁、马卓言
50年前,“以小球推动大球”,“乒乓外交”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进程。
50年后的今天,回忆起那段历史,当年赛场上的乒乓球运动员们侃侃而谈。
4月24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美国人民友好协会在京共同主办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活动。
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津津乐道的轶闻趣闻,“乒乓外交”的历史佳话似乎又重现在人们眼前。
“他激动得把咖啡撒向空中”
1971年春,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中国队在中断两届之后重新参赛。美国运动员科恩的一次偶然“搭错车”,开启了一段“乒乓外交”佳话。
“说到‘乒乓外交’,有一个人不能忘记,那就是时任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副团长哈里森,是他主动提出访华要求的。”乒乓球运动员、“乒乓外交”亲历者吴新民说。
哈里森提出这一要求时,其实并未抱有太大希望。得知中方的正式访华邀请后,正在喝咖啡的哈里森竟激动得把咖啡当香槟一样撒向空中。
4月7日得到访华邀请,8日临时改签机票,美国代表团的时间非常紧张,以至于连比赛开场前双方按惯例交换的队旗都没有准备。“当时在上海那场比赛的交换队旗环节,只有我给了他们上海队队旗,美方队长霍华德干脆拿出一只自动铅笔作为交换礼物。”吴新民说。
坦率,是“乒乓外交”亲历者姚振绪对美国队员的最大感受。除了和中国队员切磋球艺,美国队员也期待走近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据姚振绪介绍,在中方组织美国队员参观人民广场、人民公社和彭浦新村时,科恩不愿意跟随大部队,提出要自己去找一户人家看看,当即就得到了同意。于是科恩随机敲开了一位上海阿姨的家门。当时阿姨正在煮红烧肉,便请他吃一点。科恩尝后大呼好吃,开心得像个孩子。
“以‘微弱优势赢’的待客之道”
中美乒乓球友谊赛,顾名思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按照当时‘有输有赢’的原则,加上美国队员多是业余选手,为了体现友谊,我和雷塞克的那场比赛,我们有意让他赢。”吴新民说,尽管要“让球”,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比拼,而是尽量做到“让”得有艺术,不让观众看出端倪。
姚振绪和科恩的对决是当时在上海举行的中美乒乓球友谊赛最后一局。“前面两局打成了平手,最后一局有人担心我赢不了他。”姚振绪笑着说,“乒乓球赢不了美国,还打什么乒乓球。既然要赢,我就一直保持着领先。比赛结束后科恩还感谢我和他进行了一场认真的对决呢!”
吴新民认为,那场“以微弱优势赢”的友谊赛,正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待客之道。“我们既然把客人请到家里了,就不会‘以强凌弱’。毕竟是友谊赛,我们会照顾对方的面子。中国即便强大了也不会称霸,乒乓球就是很好的例子。”
“能否帮我买一双中国球鞋”
中国乒乓球队员的球技之高,让美国队员很开眼界。或许是爱屋及乌,一些美国队员对中国队员用的球拍、衣服和鞋子也很羡慕。
吴新民告诉记者,比赛结束后在上海参观访问期间,雷塞克曾走街串巷四处寻找,一心想买一双吴新民脚下的那种球鞋,可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同款”。
“我们的球鞋都是橡胶厂为运动员特制的。因为生产能力有限,市场上根本买不到。”吴新民说,后来经组织同意,他到仓库领了一双新鞋送给了这位美国朋友,对方感激不已。
虽然远隔重洋,但“乒乓外交”的经历成为这批中美运动员乃至家人间特殊的情感纽带,数十载未曾淡薄。
当年科恩的母亲来中国游玩时,姚振绪还专门接待了她,请她吃烤鸭。“她对中国什么都感兴趣,吃烤鸭时还特别喜欢旁边的小鸭子摆件。她还很高兴地说,没想到科恩在中国有这么多的朋友。”
姚振绪说,“乒乓外交”的佳话说明,人民间的交流有助于推动两国关系进程。在中美关系进入新的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期待通过相关纪念活动,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尽快重启两国各领域合作。
【编辑:岳川】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