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学生郭露阳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参演“北京八分钟”
“北京八分钟”后踏上传播冬奥文化之旅
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郭露阳。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供图
2018年2月25日晚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致辞和亿万中国人民一起,向世界发出了北京2022的盛情邀请。
这次“北京八分钟”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24名轮滑演员和24名机器人带来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
象征第24届北京冬奥会的24名轮滑演员和24个带透明发光屏幕的智能机器人来到舞台。这24名演员均来自北京体育大学,他们借助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幻,在舞台留下了滑行轨迹。
在轮滑少年和机器人的共同配合下,冰雪运动的线条图案在舞台上徐徐展现,立体演绎了冰球、冰壶等冬季体育项目。24名演员变身冰球杆,将投射出来的冰球穿越透明屏幕,溅起无数冰花;之后又击打冰壶,让其与透明屏幕碰撞,产生覆盖全场的炫目光环。
在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里,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郭露阳就是这24名轮滑演员中的一名。近日,郭露阳接受了新京报的采访,讲述了他参与演出的幕后故事。郭露阳告诉记者,从北京昌平到韩国平昌,直线距离不过600公里,航程也就一个小时,但他们足足准备了3个多月,为的就是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绽放那精彩的“北京八分钟”。
零下15℃坚持训练10个小时
新京报:你还记得你是什么时候接到任务,要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参加演出的?
郭露阳:那是2017年11月中旬的一天,我们接到一项神秘的任务,组队参加一个表演。大伙儿都很诧异,让一群搞体育的大小伙子去表演?这能行吗?
我们来到昌平封闭训练基地,才得知是为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交接仪式准备节目,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封闭训练。就是这90多天的封闭训练,在我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让我终生难忘。
新京报:到了训练基地才知道具体任务,马上就投入训练了吗?
郭露阳:第一天的训练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晚上7点,导演召集我们所有人,“圆形舞台集合,进行第一次训练”。那天我们坐了一上午的车,开了一下午的动员会,还没喝上一口热水,就跑到了训练场地。一开始没有投影设备,我们也不熟悉线路,只能在舞台上把自己滑行的线路用粉笔一笔一笔地画出来。就这样我们在室外从晚上7点一直画到11点。
在温度只有零下18℃的情况下我们连续训练了4个小时,我们拿着不同颜色的粉笔,在地上不停地画出线路图案。不一会双手就被风吹得好像没有了知觉。同学们画一会,就要搓搓手,跺跺脚,我觉得那是我人生中经历的最冷的一个晚上。
时间过得很快,不久我们就度过了前期熟悉线路的日子,迎来了编排表演动作的阶段。而从那时开始,我们真正迎来了如影随形的困难和考验。我们要在准确滑完成百上千条线路图案的基础上,再配合音乐完成一系列舞蹈动作。这是体育和艺术的结合,对于我们这些体育生来说,无疑是困难重重。
新京报:环境还是比较艰苦的,当时每个人都坚持下来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郭露阳:我印象最深的是抵达昌平的第21天,气温零下15℃,同学们都冻得快扛不住了,但是还要进行长达10个小时的训练。我们穿着轮滑鞋,汗水在鞋里结成冰,双脚没有了感觉,回到住处需要通过暖气和热水才能慢慢缓过来。那天训练结束,我们紧紧抱在一起,互相安慰,互相鼓励,然后把手叠在一起,齐声大喊:“中国队!加油!”
然而艰苦的环境和训练的压力始终围绕着我们,整个队伍开始变得气势低迷,虽然路线、动作大家早已经熟记在心,配合完美,但总是觉得提不起劲。专项老师把我们集合到一起,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对于我这样一个搞冰雪运动的人来说,来一次冬奥会是我们一辈子的梦想!”说到这时,老师哽咽了。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节目表演,我们承载的,是中国冰雪运动渴望在冬奥赛场上一展风采的拼搏精神,是中国人民对冬奥会的热切期盼,更是向世界人民发出的诚挚邀请。
那一刻荣誉感、责任感成为了我们无穷的力量。每次训练前导演都会给我们一首歌的时间来完成一组平板支撑,每每这个时候一首叫《鼓楼》的歌就会在圆形舞台的上空响起,4分31秒的时间内,每一秒我都在告诉自己抬头、挺胸、腰板挺直!看到有同学挺不住了,我就会咬着牙大喊:“挺住啊!兄弟们!加油!”后来他们给我起了个外号叫“正能量”。
新京报:临近正式表演那几天,都很顺利?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