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为何敢把体质测试与毕业挂钩

时间:2021-06-29 09:06 来源: 综合整理 编辑:阿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了解到,云南大学已从2020级学生开始严格执行学生毕业与体质测试成绩(须达50分)挂钩的政策,将从2021级新生开始,这一要求进一步提高到体质测试不合格者(60分)不发毕业证的标准。

  “大学生体质测试不合格不能毕业”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按照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大学生毕业时,体质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但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不折不扣执行下来的高校并不多。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都可能面临着如果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就会出现不少学生无法毕业的尴尬。

  此次云南大学敢于在学生体质与毕业挂钩的要求上动真格,王宗平表示,在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活动开展广泛、体育师资得到改善之后,学生体质一定能明显提高,学校自然有了底气。等到2020级和2021级学生毕业的时候,因体质测试不达标、不合格而无法取得毕业证的学生比例,将低至与因学业问题无法毕业的学生比例相当,那么,学生体质测试不合格不能毕业的规定也就不会再因为“法不责众”而难以落实。

  记者了解到,根据云南大学近日发出的《关于调整2021级部分公共课程教学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云南大学本科所有年级均将开设体育必修课,其中大一大二为144学时,大三48学时,大四8学时,总计200学时(国家要求为144学时)。王宗平介绍,这一方案原本计划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实施,但考虑到目前的体育师资和基础条件,将采取分步走的办法推进。从2021级新生开始,首先将体育课时调整到160学时,之后逐步增加到200学时。  

  除了体育课时增加之外,体育课每学期的考试内容也将作出调整。根据“通知”,每个学期所有体育项目课程的考试内容和分数组成为:50%运动技能+40%体质测试+10%平时成绩。其中,体质测试成绩的所占比重为40%,这是云南大学在体育课考试内容上的一个突破。

  王宗平介绍,虽然体质测试与毕业挂钩的规定早已体现在教育部的文件中,但是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考试内容与体质测试脱节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即: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考试内容基本上都与体质测试的项目无关。比如,一名大学生可能以瑜伽为体育课的选修内容,那么,她(他)在这学期的体育课就以瑜伽的学习为主,该学期的体育课考试内容也会以瑜伽为主。与体质测试相关的长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训练,很少乃至完全不会出现在体育课上。重视一点儿的学校,体质测试成绩在体育课考试分数中的比重通常也在20%以下。这样,既不能在日常的体育课上帮助学生加强锻炼,也无法引起学生对体质测试项目的足够重视。

  按照“云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方案(草案)”,云南大学将建立“运动技能+体质健康”的男女合班选项体育课教学模式,在一、二、三年级六个学期开设不少于20门(逐步增加至30门)的体育项目,每学期的每次课的内容都是由专项技能和身体素质组成,每次体育课保证不低于50%的练习密度和中等偏上的运动强度。除了游泳项目外,其它所有年级所有项目的每次体育课必须进行长跑和力量练习。

  对这一规定,王宗平解释说,体育课需要保证学生有50%以上的练习密度,是为了规避我们很多时候的体育课上,体育老师的讲解过多,导致学生大多数时候都是站着、听着。50%以上的练习密度,要求每堂体育课上,学生真正在运动的时间应该在一半以上,即体育老师要少讲解、少分神、多指导,让学生少站立、少等待、多运动。另外“云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方案”要求学生每节体育课上都要进行跑步训练,并且规定了男生2000米(5圈)、女生1600米(4圈)的量,这是因为,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强调让学生跑起来,甚至还有校园APP可供学生跑步打卡使用,但是因为缺乏监督,也存在学生偷懒、作弊代跑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一个人拿着几个人的手机,帮同学在校园APP上跑步打卡,这就很难让学生真正跑起来。

  王宗平表示,希望学生在体育课上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真正增强体质。体育课在引导、督促学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方面的作用不能弱化,不能完全以满足学生的喜好(娱乐化、温柔化的运动项目)为导向。通过体育课的日常训练,加上每学期把体质测试的内容加进体育课考试中,我们相信,学生体质肯定能提高,4年后,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在60分以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文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