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长春到苏炳添 跨越89年的中国速度
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决赛,中国人不再只是看客,在半决赛中以第一名晋级的中国飞人苏炳添站在了象征着C位的第六道。最终,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完成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百米决赛上的首秀。
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在海上颠簸了整整22天的短跑选手刘长春站到男子100米赛道上,没有训练场、晕船严重,状态大打折扣的刘长春无缘决赛,但作为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他已经用10秒7的成绩为中国速度按下启动键。
0.87秒,中国田径从孑然一身到惊艳世界,跨越了89年的历史,这不仅是中国速度的突破,也是亚洲速度的崛起。
9秒98的决赛成绩,这是苏炳添在以9秒83打破亚洲纪录两个小时后创造的,对于尚在追逐世界速度的亚洲选手而言,一天之内连续跑进9秒区,这已然是历史留名的时刻。
“在这么短的时间还能够突破10秒,其实我觉得已经非常开心了。我对自己的目标也是这样,因为我们所有的东西还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说我刚才跑了9秒83,就要奔着奖牌去,其实我和团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赛后,苏炳添十分坦诚,对于每天为了加快1秒甚至0.1秒的百米选手而言,认清运动规律才是真正能够提速的关键。
尽管,疫情影响下,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空空荡荡,但被全球记者填满的媒体席依然为苏炳添在半决赛中跑出的9秒83爆发出一片惊呼。
这是本届奥运会男子100米晋级决赛选手中最好的成绩,更是能被记入中国体育史册的成绩。这个数字让苏炳添已经实现了赛前“站上奥运会百米决赛场”的目标,更成为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上,首位中国选手以及进入电子计时时代后的首位亚洲选手。而这个创造了新亚洲纪录的9秒83,排在该项世界历史成绩第12位。
“其实我没有来的时候,我没有说过自己要跑9秒9,但我非常确信,我们能够跑到9秒85。我自己做不到,也希望后面的人能做到。”苏炳添把兴奋全部宣泄在赛场,当面对镜头,他不断用谦逊强调沉淀,“但我觉得先要接近9秒85这个成绩,不可能说一下子就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但今天我的状态确实到了。”他回想起比赛的瞬间,“脚感很妙,和跑道和起跑器非常粘合,我觉得我的机会来了,所以听到枪声就第一个蹿出去,做到最好的自己就好。”
做到最好的自己,于苏炳添和中国短跑都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作为中国短跑的旗帜人物,苏炳添从2015年开始已经不断刷新历史,当年5月,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他跑出9秒99成为首个突破男子百米10秒大关的黄种人,这让他在北京田径世锦赛上的表现备受期待。而在家门口作战,他又成为首个进入世锦赛男子百米大战的亚洲选手。
当时,中国田径“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正在实施,短跑的集体发力已有成效。在登上世锦赛决赛跑道后,苏炳添坦言,去国外除了让训练更加细致、系统外,最大的改变是能和高水平选手同场竞技,“以前看见一些世界知名选手心理上会有胆怯,但训练比赛接触多了,真正站上大赛跑道时就不会有恐惧感,慢慢进步,以后我们就不会害怕他们,也许我们站在跑道上晃来晃去,成绩越来越好,以后慢慢能让他们害怕我们黄种人。”
不是信口开河。2018年,马德里挑战赛,苏炳添在男子百米决赛中以9秒91(风速为+0.2m/s)的成绩强势夺冠,再次刷新了黄种人的百米纪录。该成绩也追平了卡塔尔选手奥古诺德的亚洲纪录。“飞人”的不断爆发让“破10”这个短距离项目上的标志性关卡,于他而言早已不再是难题。
事实上。在跑出9秒91的成绩前,逐渐成为老将的苏炳添一度陷入瓶颈,他甚至想过退役,此时,除了家人的支持,还有外教兰迪的帮助,才让他坚持至今,“作为我们田径队的外教,兰迪无论是跳跃项目还是短跑他都有很多先进的想法。他给我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有了之前改技术的经验,我有信心去消化这些建议。我开始试着先改两点,当我能够接受这两点而且尝到甜头的时候,我才继续去消化其他的建议。”本来,苏炳添认为极限跑出9秒95就好,但9秒91让他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好像不制定9秒90的目标,都对不起自己。听起来0.01秒很少,但是提高0.01秒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愿意去尝试。”
可作为老将,伤病不可避免地成为困扰,2018年两次跑出9秒91的苏炳添,在次年多哈世锦赛后,便遭遇了18个月的伤病困扰,腰伤新愈,又添肩伤,加之疫情背景下缺少以赛代练的机会,复出并尽快找回比赛状态是这位老将时刻都在面对的挑战。
他伤情如何?是否仍在巅峰?众人都在等待答案。
暂无评论